在高中歷史現代史中,我們會學習到新文化運動這一內容,新文化運動是中國一次"反傳統、反孔教、反文言"的思想文化革新、文學革命運動,具有重要意義,所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考點也是非常多的,大家在高考來臨之際,一定要全方面了解新文化運動相關知識點,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新文化運動相關考點,大家可以背一背。
新文化運動興起原因:
1:政治方面: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;②軍閥統治,日趨黑暗,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。
2:根本原因: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,登上政治舞臺,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。
3:思想原因:革命失敗的根源在于國民腦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識,必須從文化思想上沖擊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識,通過普及共和思想來實現真正的共和政體。

新文化運動的口號:民主與科學;即"德先生和賽先生","德先生"指的是"Democracy"(民主),"賽先生"指的是"Science"(科學)。 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:陳獨秀、李大釗、魯迅、胡適、蔡元培、錢玄同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(當時稱為新式教育)的人。
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:1915年9月,陳獨秀在上海創辦《新青年》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。
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:
一、提倡民主,反對專制。
二、提倡科學,反對迷信。
三、提倡新道德,反對舊道德。
四、提倡新文學,反對舊文學。

新文化運動的意義:
1: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 ,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。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專制主義以空前沉重的打擊,動搖了傳統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,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辟了道路。
2: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.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,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。
3: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.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,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