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狼子野心,昭然若揭”這句話想必大家都有聽過,意思是你的野心可以一眼看出來。狼子野心這個成語出自《左傳》,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這篇文言文原文以及翻譯,還有從狼子野心這個成語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呢?一起來看看吧!

狼子野心,漢語成語,意思是狼崽子雖幼,卻有兇惡的本性,比喻兇暴的人居心狠毒,習性難改。出自《左傳·宣公四年》。
【近義詞】野心勃勃、心狠手辣、狼心狗肺
【反義詞】赤子之心、耿耿忠心、心地善良
出處:
《左傳·宣公四年》:“初;楚司馬子良生子越椒。子文曰:‘必殺之!是子也;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;費殺;必滅若敖氏矣。’諺曰:‘狼子野心;是乃狼也;其可畜乎?’”
成語典故:
楚國令尹子文,為人公正,執法廉明,楚國的官員和老百姓都很敬重他。
子文的兄弟子良,在楚國當司馬,生個兒子叫越椒。這天,正逢越椒滿月,司馬府宴請賓客,一時熱鬧非凡,顯得喜氣洋洋。子文也應邀來到司馬府,看到侄子越椒后,大吃一驚,急忙找來子良,告訴他:“越椒這個孩子千萬不可留。他啼哭的聲音像狼嚎,長大以后必然是我們的禍害。諺語說:‘狼崽雖小,卻有兇惡的本性。’這是條狼啊,你千萬不能善待他,快拿定主意把他殺了。”
子良聽了這番話,頓時嚇得魂飛魄散。過了好一陣,才斷斷續續地說:“我是......是他的親生父親,怎能忍心親手殺......殺了他呢?”
子文一再勸說,子良終不肯聽從。
子文對此事十分憂慮,在他臨死的時候,把親信們叫到跟前告誡說:“千萬不能讓越椒掌權。一旦他得勢,你們就趕快逃命吧,否則后果不堪設想。”
子文死后,他的兒子斗般當了令尹,越椒也接替父親做了司馬。公元前626年,越椒為奪取令尹職位,百般討好穆王,說盡斗般的壞話。楚穆王聽信了讒言,讓越椒當了令尹。后來,越椒趁楚穆王死后作亂,掌權后即殺害了斗般和子文生前的親信。 越椒的“狼子野心”發展到如此地步,是本性所致,勢在必然的事。
狼子野心這個故事,告訴人們大多數壞人就是壞人,和狼一樣,本性是難以改變的。要警惕像狼一樣陰險狠毒的人,防人之心不可無(對人而言)。我們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,要看清事物的實質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,狼總是要吃人的,縱然是“狼子”,縱然是“頗馴”,只要有機會,就會露出它們的本性。